□晨報記者 祝 玲
  上周六,又是一個大雨天。
  以往每逢汛期,嘉定江橋的金華新村小區總也逃脫不了積水的命運,淺則漫過腳踝,深則齊腰。治水問題多次引起管理部門關註,小區曾開膛破肚數次,排水管從160毫米,增至300毫米、400毫米、600毫米,如今,正在改造中的總管徑甚至已到1400毫米。
  於是,上周六的這場暴雨成為了一次重要的時間節點——檢驗最近一次改造,到底能不能改變這座始建於1994年的小區20年來逢雨必澇的命運,還是和前幾次改造一樣將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了水漂。
  雨前:“汛期來了準備好醬菜”
  金華新村地處閔行和嘉定交界處,共有1050戶,90餘門牌號。7月3日,一輛挖掘機開到了門口,“噔噔噔”地忙個不停。門口的黑板上,居委會用粉筆寫著:“因小區積水點工程需要,大門封閉3天(7月3日到5日),車主從北大門進出”。小區里到處可見施工的痕跡,一條紅色的橫幅十分顯眼:“積水點改造正在施工,給居民帶來不便敬請諒解。”
  金華新村非機動車車庫外,閑來無事的老人們總喜歡聚集在此。時間已近中午,大家卻似乎都不急著回家。最近的話題總是繞不開治水改造。“怎麼改,我們不管,我們要看到結果,不要再一下暴雨就積水。”話匣子一打開,似乎就收不住了。
  “早不發病,晚不發病,偏偏在下暴雨的時候發。”邱阿姨的老伴平時就有糖尿病。去年下暴雨那幾天突然人事不省。邱阿姨打了120急救電話,車子到小區大門口了就是進不來。“人不能出去,車子進不來。”邱阿姨急得團團轉。那個時候,叫天天不靈,叫地地不應。邱阿姨的老伴在家裡等了4天,直到積水退去,救護車才開進來。送到醫院,醫生就說了一句:“第一天就好來了,等了四天,沒辦法了。”沒過幾天,老伴撒手人寰。邱阿姨心態不算太壞。“老頭子得了這個病也沒辦法,但如果不積水,早點送醫院,情況或許會好些。”
  因為積水,金華新村的居民要講的故事很多。“底樓的一戶居民剛裝修了新房子,那年汛期來臨時,連續暴雨後,小區里的積水倒灌到房間,傢具全部泡在了水裡。”李阿姨說。
  吳阿姨也住在一樓,家裡人多,就在一樓的天井里搭了一間卧室,水淹到床底下。不得已,吳阿姨此後只能將天井地面抬高了50釐米,遇到下暴雨,水就在下麵淌著,但好在地面不會有水了。
  瞿阿姨的說法更顯專業,“降雨量每小時達30毫米,肯定積水。去年颱風季節,上海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雨,整個小區積水達到1米多深,大量居民被困家中無法出門。居民不能出門買菜,居委會的幹部只能蹚過1米左右的積水,給困在家中的居民送面、雞蛋,幫助居民挺過難關。
  那一次,住在5樓的瞿阿姨也整整三天沒辦法出門。“汛期來了,沒法出門買菜,只能吃泡飯,這個時候,最要緊的是醬菜要準備好。”邱阿姨說。其他老人也趕緊附和:“對,這個時候醬菜過飯,最好。”
  雨中:擔心積水,居民習慣性焦慮
  剛剛過去的周末,暴雨如期而至。
  吳阿姨站在自家的窗口,凝視著大雨澆灌的小區道路,心中總是習慣性地焦慮。
  “為瞭解決小區積水問題,相關政府部門也不是完全不作為,甚至隔三差五給小區開膛破肚。排水管道也從最初設計的100毫米鐵管,到160毫米水泥管、300毫米、600毫米一應俱全。”吳阿姨說。
  已退休的金華新村居委會老書記陸梅芳告訴記者,2006年小區啟動了第一次排水管改造。該小區屬於老式居民區,開發商在建造時,排水管採用“雨污合一”,也就是雨水和廚房衛生間生活污水同用一根管道,一到雨季,排水管就顯得“局促”,來不及排掉的雨水就慢慢開始在小區內聚集。那一次,小區部分地區的污水管進行更換,排污管的管徑也有所增加。但由於時隔多年,無論是陸書記還是施工方,都無法提供改造後的排污管管徑大小。
  2006年的改造,事後在小區居民看來,完全是治標不治本。因為隨著雨季的到來,金華新村的居民並沒有因為新改造了排污管躲過積水,不期而遇的“水災”仍不斷地困擾著小區的居民。
  小區排水能力再次受到質疑。2008年,改造工程再次啟動。“當時動靜很大,政府也投入了不少資金。”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,專業人士認為要根本解決問題,必須雨污管道分開。為此,在那一次改造中,施工方重新鋪設了雨水和污水管道,整個改造為時兩個月。
  然而,這個在很多人看來的“徹底改造”,在去年的一次暴雨中卻徹徹底底地讓居民失望了。
  就是那一次,邱阿姨的老伴出不了小區去醫院; 就是那一次,瞿阿姨被困在5樓三天沒法出門;也是那一次,小區居委會蹚過1米左右的積水,給困在家中的居民送吃的。
  雖然這一次的改造聲勢頗大,管理部門也信誓旦旦地保證將來不會再積水。但是之前,哪一次不是這樣信誓旦旦地保證的呢?
  雨後:這一次終於沒有積水
  昨天一早,雨勢停了下來。這一次居民欣喜地發現,小區竟然沒有積水。但質疑聲並未因此消失,瞿阿姨認為,沒有積水只能證明雨水沒有倒灌,對於這個地勢位於“盆地”里的小區而言,決定小區是否積水的主要原因不在於排水口徑,而在於雨水有沒有倒灌。
  金華新村北面是豐華公路,南面是批發市場,西面是華江公路,東面是新建小區,每個方向都比金華新村高出至少30釐米。居委會趙書記介紹,金華新村是這裡最早的一個小區,後來小區周圍新建的市場或者馬路翻新時,越修越高,導致金華新村變成了一個“盆地”,本來排水就不好,周邊高處的水往地勢較低的金華新村倒流過來,導致積水更加嚴重。
  瞿阿姨還告訴記者,小區本身也高低不平,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落差有1米多。
  江橋鎮水務所所長張重光也證實,“雖然雨大,但小區旁邊的河水並沒有暴漲,因此沒有倒灌到小區。”但他和施工團隊也試圖證實,這一次改造後即使倒灌也不會有問題。
  張漢清是第三次改造施工方負責人。作為專業人士,他表示,小區建造時,國家沒有強制規定雨污分開、設計排污能力不足等,是導致小區“水災”的最大原因。同時,該小區旁邊有一條河道,正常情況下,小區里的雨水可以自然排放到河道,而遇到特大暴雨,河水上漲,小區雨水不但排不出去,河道里的水還會倒灌到小區里。在第三次改建中,通過技術手段進行了規避,一旦河裡的水位高於小區,閥門會自動關閉,防止倒流。
  張漢清和他的施工隊,在4月份施工時,根據區水務局的設計圖紙,將污水管與雨水管進行了“大換血”,管道直徑改到800毫米,最粗處甚至達到1.4米。同時,在小區花園位置增設了水泵房,開挖了下沉式污水井。遇小雨甚至暴雨,都可以通過改造後的管道自然排水,如果遭遇去年那樣的特大暴雨,則啟動排水泵,強制向外排水。“目前上海的小區里修建強制排水泵的並不多,金華新村是個例外。”
  “我還想說兩點,”邱阿姨說,“一是還沒有到汛期,過了汛期再來跟我們說有用;二是即使這次改造真的有用,為什麼前幾次改造沒有用?為什麼要讓我們吃了十幾年的苦之後才修好?”
  江橋鎮鎮長:規劃系統性不夠 單靠小區難自救
  居民年年飽受積水困擾,政府部門解決問題不可謂不盡心,出現問題,也不斷地在解決問題。但為何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汛期仍心有餘悸?記者採訪了江橋鎮鎮長汪潔。
  記者:金華新村,每逢暴雨必會積水,這個情況您瞭解嗎?
  汪潔: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。
  記者:針對積水,政府部門也曾啟動過2次改造工程,但居民都覺得不太成功,怎麼看?
  汪潔:我是2011年到江橋鎮,沒有參與前兩次的改造過程。
  記者:每逢暴雨,都會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,作為江橋鎮鎮長怎麼看?
  汪潔:從建設的角度講,欠賬還是比較多,排水能力確實不夠強。每年的汛期,特別是連續暴雨,小區裡面的水來不及排出去,引起短時間積水嚴重。區委區政府也非常重視,因此今年對問題比較嚴重的幾個小區,包括金華新村,進行了大規模的排水工程改造,硬件設施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  記者:採訪中,施工方認為第二次改造時是按照預防“十年一遇的大雨”,今年改造的標準是參照“百年一遇”,您怎麼看?
  汪潔:無論是十年一遇,還是百年一遇,這隻是一個設計標準,施工方只能根據歷史上出現的規律來進行預估。但有時候氣候會反覆無常,不能一概而論。
  記者:居民反映,周圍的道路越修越高,暴雨時雨水倒灌,也加重了小區的積水。道路施工時,有沒有考慮可能會給金華新村帶來困擾?
  汪潔:周圍的道路確實都比金華新村高,整個小區處於“盆地”位置。在綜合考慮時,確有不足。但不同道路,有不同的級別。比如市級道路、區管道路、小區道路。由於道路本身性質的不同,設計的標準也不一樣。本來道路都有一個規定的標高,是均衡的,但是往往在翻修道路時,又加高了,原來的平衡隨即被打破。這個問題,在城市建設中普遍存在,規劃時系統性不夠。
  記者:現狀是否無法改變?
  汪潔:這要從兩個方面來看。可以從大的方面講,也可以從小的方面講。整個城市在規划過程中,一定要有系統思維。不能這個地方低一點,那個地方高一點,太過隨意。尤其是關係到城市排水,這絕不是局部的問題。從小的方面看,無非是通過技術手段,如金華新村通過硬件的改造,來增大排水能力。但只有大的方面處理好了,小的問題才好解決。金華新村的排水改造,只能是最大限度提高了小範圍的硬件標準。
(原標題:小區三次改造 居民為何仍怕被淹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34ilaoq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